2011年7月20日,重庆市渝中区的一个村子里,一位老人照常出来遛弯,
突然,她看见村口的方向走过来一个女人,她的身影既熟悉又陌生,
老人不禁上前走了两步,终于看清了来人,
她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:这不是自己失踪了30年的侄女刘珍菊吗!
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认错的,她连忙走上前去,刘珍菊也认出了她,两人开心地抱在了一起。
这时,其他的村民看见这场景也认出了刘珍菊,
由于在家中排行老二,村里人都管她叫刘二娘,
很快,刘二娘回村的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,她的大姐听说后,立刻赶了过来。
见到刘珍菊,大姐紧紧地抓着她的双手热泪盈眶:
“你终于舍得回来了!你走了之后,娃儿一直在找你,经常过来守着我们哭,
和我说:“大妈你把妈妈找回来嘛”,可是我到哪里去给他找?”
听了大姐的话,刘珍菊也忍不住掉了眼泪:
“我现在回来了,我之前又找不到回家的路,我不知道……”
听见妹妹的话,大姐哭得更凶了:
“娃儿之前十天有八天都要到我家里来耍,可这次你回来,娃儿也没有了……”
刘珍菊究竟是如何失踪的?这30年间她又经历了什么呢?
对于自己是如何离开村子的,或许是因为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,刘珍菊不愿过多去回忆,
但从她的只言片语间,人们还是能够拼凑出当时的场景。
1981年腊月的某天,刘珍菊独自去城里赶集,突然,一个老乡主动和她聊起天来,
他告诉她去外面打工能赚到更多的钱,这让刘珍菊十分心动,
于是,她就跟着老乡坐上了前往安徽的火车。
可到了安徽,老乡兜兜转转又把她带到了一个村子的一户人家里。
正在刘珍菊疑惑不已的时候,老乡居然收下了400元钱,
随后就离开了,把她一人留在那里。
这时她才意识到,老乡把她卖给了这家的王加德做媳妇。
“他妈一天到晚看着我,我就走不了。”
刘珍菊不止一次地想要逃离王家,可她根本就找不到机会,
有一次她跑了出来,最后还是被王家人捉回去,还遭到了公公的毒打,
她也就不敢再有什么逃跑的念头了。
一年后,她给王家生下了一个儿子,王家终于不再对她严防死守,
可她身无分文,又不认识字,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回家,
只能默默地思念着老家重庆,这一切都被儿子看在眼里。
30年后,儿子决定带着母亲回老家,已经60多岁的刘珍菊才终于回到了阔别30年的村子。
然而时过境迁,沧海桑田,这30年间发生了太多事,刘珍菊在老家的两个儿子相继去世,
她的父母后来也离开了人世,父亲临死前还念叨着她的二女儿,可惜还是没能见上一面。
听到这个消息,刘珍菊震惊又伤感,她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。
好不容易回来一次,大家都劝刘珍菊在村里多住些日子再走,
可刘珍菊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:“我回来了就不去了,我就在家里了。”
王家对她很不好,这边她的亲戚还多一些,她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回安徽去。
在和娘家人的交谈中刘珍菊得知,她的丈夫罗英忠还住在村子里,而且一直没有再婚,
所以,她生出了一个想法,她想和丈夫破镜重圆,重新在一起生活。
但是,她又有些担心:“我怕他不接受我,不要我。”
听说罗永忠最疼爱自己的小孙女罗欢,于是,侄女带着刘珍菊找到了在镇上打工的罗欢,
虽然和小孙女素未谋面,但想到这是自己去世的儿子留下的骨肉,
刘珍菊还是忍不住上前抱着孙女痛哭起来:“你爸死了,我的儿子啊……”
罗欢连忙给奶奶擦眼泪,又告诉奶奶,父亲离世之前常常提起她,
那时自己太小不懂事,如今能见到奶奶,也算是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了,
她流着泪说,想要替父亲把奶奶照顾好,不让奶奶再受苦。
孙女这么快就接受了她,这让她感到宽慰的同时也有了一丝信心,
丈夫会不会也和小孙女一样接纳她呢?
罗欢带着奶奶去找爷爷罗英忠,她告诉刘珍菊,
这么多年来爷爷一直没有换过住处,还是住在30年前的老房子里,
刘珍菊跟着孙女踏上了30年前她每天都要走一遍的路,来到了她记忆中那栋熟悉的房子。
30年过去了,尽管老屋已经比之前破旧许多,但它确实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变,
家门上了锁,罗英忠并不在家,大家在门外等待了一个小时,
罗英忠才姗姗来迟,他似乎是喝了酒,身形有些摇晃,罗欢连忙跑过去搀扶。
看见失踪30年的妻子突然回来,罗英忠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激动,
嘴里还嘟囔着:“她不是要走一辈子吗?走一辈子!”
刘珍菊的侄女问他:“几十年没见到她,还认识嘛?”
“几十年,都变了样了,走了30年,老了!”
罗英忠不冷不热的态度并没有把刘珍菊击垮,她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,
想要重新回到这个家,可罗英忠并不想接受这个提议:
“我给你带回来了。”侄女对罗英忠说。
“你带回来,你是你嘛。”罗英忠仍然不愿意同意妻子回家。
30年实在太长,之间发生了太多事,让罗英忠对刘珍菊充满了怨恨。
1981年的那个冬日,罗英忠在家里从白天等到黑夜,也没看到妻子从城里回来,
他有些着急了,赶忙带着孩子去了妻子的娘家,
可娘家人听闻刘珍菊失踪,也是一头雾水。
“我说,孩子,你妈到哪去了我一点都不知道啊,孩子就拉着我哭。”
那天罗英忠带着儿子来找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
每次想到那个时候,刘珍菊的大姐免不了要感叹一番,
当时他们到处去找,可都没有消息,
妹妹的两个儿子隔三差五就跑到她这里来哭,让她心疼不已。
当时,刘珍菊的大儿子13岁,小儿子只有6岁,他们的母亲就这样消失了,毫无音讯,
家里只剩下罗英忠一个大人,他又当爹又当妈,
不仅要照顾两个小孩,还要下地干活,忙得恨不得把自己摆成两半用。
当时,他并没有放弃对妻子的寻找,只要一有线索,
他就抽空过去寻找:“安徽啊河南啊,什么地方都找过,找了三四年才放弃。”
罗家不是有钱人家,家里的积蓄本就要支撑自己和两个孩子,
根本无力负担他长时间的外出寻找,于是,罗英忠不得不放弃寻找。
后来,小儿子9岁的时候患上了白血病,医药费更是像一块巨石,压得罗英忠喘不过气来,
尽管罗英忠竭尽全力,小儿子的生命还是没能被挽救,
几年后,病入膏肓的小儿子离开了他,直到去世前,他再也没能见到母亲。
罗英忠悲痛万分,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振作,
他打起精神,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大儿子罗全的身上,
把他抚养成人,看着他成家立业,又有了一儿一女。
日子终于变得好起来,大儿子也一直没能忘记母亲,
只要有时间,他就会为了寻找母亲的下落四处奔波,
29岁那年,骑着电动车寻找母亲的大儿子不幸遇上了车祸,英年早逝。
罗全去世后,他的妻子由于无力负担两个孩子的开销,丢下孩子远走高飞,
罗英忠只能咬牙又扛起了抚养孙子孙女的重担。
如今,孙子和孙女也已经步入社会开始工作,辛劳了一辈子的罗英忠终于可以休息了,
可离家30年的妻子又突然回来说要和他一起过,这让他难以接受,
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妻子造成的,可她居然在30年后才回来享清福。
“孩子13岁,丢下儿子远方行,我要吗?
这个时候才回来,我还要吗?老了回来我还要什么?”
听到丈夫的话,刘珍菊有些急了:“我要回来!你不要我,我去哪住?”
可罗英忠根本不想听见妻子的声音,他转身进了屋,关上了门。
看见丈夫居然这样对待她,刘珍菊伤透了心,她又忍不住大哭起来,
一旁的孙女见状于心不忍,她过去劝说爷爷接纳奶奶,但没起到什么作用,
反而让罗英忠更加生气:
“罗欢长这么大是我把她带大的,她这个做奶奶的从没辛苦过!”
“她不在家怎么辛苦啊?”
许久,罗英忠的态度终于稍稍放松了些:
“她忠心一世我就接受,不忠心一世就不接受!”
刘珍菊在安徽又嫁给了王加德,还生了个儿子,她对这两任丈夫的态度是怎样的呢?
刘珍菊这才开了口,原来,她之前发现了王加德对婚姻不忠,
在外面有了婚外情,这让她难以忍受,所以才决定回来。
几天后,罗欢又带着奶奶去找爷爷,经过了这些日子的思考和亲戚邻居的劝说,
罗英忠的态度软了下来,他坦言,自己一直没搬家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还在等待妻子,
他愿意让妻子回家和他一起生活,但自己是特困户,靠领低保为生,
妻子离开老家这么多年,她的户口很可能已经被注销了,
单凭自己领到的低保,根本无法支撑两人的生活。
刘珍菊立刻表示,自己马上就去重新办户口,再去申请低保,
这样就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刘珍菊就去了当地派出所,自己的户籍的确已经被注销,
但民警表示,只要他们能够证明刘珍菊和罗英忠有婚姻关系,就能重新上户口。
然而由于时间太久,两人的结婚证早已遗失,他们只能去当地民政局查找存档,
可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话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:
“1985年以前办结婚证的所有人都查不到存档。”
时间过去太久,民政局这里也已经没了档案,无法证明两人的婚姻关系,就没办法上户口,
看到这个结果,刘珍菊急的哭了出来,
在外地打工的孙子罗乐听到奶奶回家匆匆赶了回来,奶奶的泪水让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,
他搂着奶奶安慰道:“我奶奶就是太老实,所以才被骗走的,不哭了,没事的。”
就在这时,有人提醒他们,既然无法证明他们有婚姻关系,那就再去办一张结婚证好了,
这样事情就都能解决,罗英忠认为这是好主意,就决定第二天和妻子去领结婚证,
可第二天,刘珍菊和她安徽的儿子王泉居然一同消失了。
众人连忙寻找,终于在刘五娘的家里找到了刘珍菊,
刘珍菊却说自己要回到安徽的家里去照顾小孙子。
孙子罗乐不理解,明明奶奶前一天还说要陪着他,今天怎么就要回去了?
因为刘珍菊的这句话,两边争吵了起来,就在这时,刘家人无意间说了一句奇怪的话:
“那些人说你们那边在开发,户口能办回来,到底能不能办回来现在也没个音信……”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还来不及细想,
刘二娘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,说自己一点都不想继续待在这里,
也不想和罗英忠和好,因为两人合不来,
她推翻了之前自己说的所有话,还说安徽的丈夫王加德对她很好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见隐瞒不住了,王泉终于坦白了实情,
原来,罗大爷住的村子属于开发区,据说即将被征用,
按照户口,每人都能得到一笔11万多元的补偿金,
所以,刘珍菊才决定用这个方法,把户口迁到这里来骗补偿金。
王泉说,一旦母亲户口办好了,他们一家人就都会从安徽搬到这里来,
甚至包括他的孩子和他的父亲。
也就是说,刘珍菊回来找罗英忠“破镜重圆”这件事,王加德从头到尾都知情。
然而就在前一天,他们突然听说有关部门已经对户口进行了冻结,
就算补办了结婚证,也只能3年后才能迁户口,他们也不会拿到补偿金,
所以计划失败的刘珍菊母子才决定返回安徽。
而刘珍菊当年不辞而别,也根本不是被骗走的,
刘珍菊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,她一直看不上贫穷的罗英忠。
“她说嫌我们这里穷了,要出去找好的。”几位村里的老人这样说着。
得知真相后,罗英忠一直沉默不语,他不是不知道当年村里的风言风语,
但如今妻子回来“真诚”地求他,他又心软相信了她,
他没想到,自己的信任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欺骗。
最后,刘珍菊回了安徽的家,罗英忠则继续孤独的守着自己的老房子,
但有一点变了,他不再想起当年离家30年的妻子,也不再盼望她回来。

评论